开车进林芝墨脱,隐秘的莲花,两日游见闻
墨脱的美大概是无法用图片来形容
到处都是云里雾里的仙境
雅鲁藏布江上神奇的德兴藤网桥
随处可摘的覆盆子到处售卖的小香蕉
在西藏竟然遇到了水稻田刺桐花芭蕉树
海拔只有700米+的达国大桥
以及需要点蜡烛才能取光明的背崩乡
像吊脚楼一样的民居
都是让人难忘的墨脱了
墨脱路线
Day1波密-游客中心-80K-乌当瀑布-达木村-果果糖大拐弯-德兴藤网桥-背崩乡
Day2背崩乡-墨脱县城逛农贸市场-仁青崩寺-山腰间云里雾里看县城-波密
波密-墨脱
早上醒来,波密真的是冰川之乡放眼望去四面八方都是雪山。我们在酒店吃完早餐,休息片刻便出发前往墨脱。
墨脱公路是2013年才通车的,墨脱县也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了。从前听说进入墨脱都需要徒步,还会经过蚂蝗林,这个是真可怕,一想到有虫子钻进身体里吸血就实在是没有了动力。
后来一次又一次地经过波密,也从来没有踏入墨脱,也许心中的那个机会就是现在,想着总会来的,你看,这不是来了吗?
墨脱双进单出,这已经是常年以来的默认操作。从波密县出发,沿着嘎隆拉北曲,一路开始都是原始森林与雪山作伴。偶尔遇到错车位,看到风景不错就停下来,一路都是原始森林充满了氧气的味道,莫怪在拉萨呆久了的人会想要来这里呼吸一下新鲜空气。
来到雅隆拉雪山前,我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应该在这儿喝杯咖啡再走。这么漂亮的雪山,总应该停留一下吧。就这样,坐着欣赏,一边是雅隆拉北曲,一边是雅隆拉雪山。雅隆拉山口海拔4100米,以往每年11月到次年4月都会大雪封山,这个时间段的墨脱与外界都是不相通的状态,现如今看到的山腰间的那些路早已被大雪覆盖,曾经难越的天路,如今也已经直通了隧道。
正式进入墨脱
穿过雅隆拉隧道,不远就能见到山脚下的墨脱游客中心,在这里就要购买每人210元的门票。特别温馨提示,进入墨脱一定要持有边防证。如果是因为边防证问题进入到最里面而过不去墨脱县的话,门票是不退的哦。
买完门票正式进入墨脱公路的精华路段,此时我们遇到了不少的瀑布,绿色山谷里,悬挂着星罗棋布的白色瀑布,奔腾而下向雅鲁藏布江奔去。这一路,最神奇的是我们将从海拔三千多米,一直下降到海拔约一千米左右的墨脱县城林,景观从高原上的荒野一路来到了灌木丛、原始森林。
墨脱最早以前进入我的心里,大概是年轻时候安妮宝贝写的《莲花》,说实话来时已经忘记书里讲的是什么故事,却清楚的记得故事发生所在地是墨脱,那不停的雨和走了很久的路,遇到的塌方、泥石流与滑坡。
中午好不容易过了个村子,是传说中的80K,路口有一家饭店。午后三四点钟,我们都还没来得及等老板来炒菜,就已经火急火燎地泡起了泡面。想着不过一百多公里的路,早晚也到墨脱了。没曾想午饭过后,一路开始阴雨不断。
停车下来歇息的那么一小会儿,看到了树上的红果子,谁还管下了大雨嘛,直接上树上摘起了覆盆子,吃起来酸酸甜甜的,狠狠地补充了一把维生素。达国大桥应该是全场我们经过的最低点,海拔竟然只有七百来米。
好像从来没有见过墨脱非常漂亮的照片,基本上都是云里雾里的仙境般绿油油的画面,那么正好,我来的时候也是一模一样的云里雾里。
看到路牌写着达木村,这是一个珞巴族民俗村,记得朋友曾经推荐过,一脚油门就过来了。前面还有路可以继续走,一看卫星地图是前往察隅的方向,只不过问了一个老乡说是80公里外的那座山正在修隧道,三年后才能通车呢。
我们七拐八拐来到了村委会门口,就是在达木村,我竟然在西藏看到了盛开的刺桐花、棕榈、李子,等等,这也太神奇了吧!后来才发现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了,基本上一路前往墨脱县都能看到各种芭蕉树、香蕉园、水稻田,去掉定位,告诉你这是在西双版纳也不为过吧。
满屏绿油油的森林,雅鲁藏布江在墨脱有点调皮,总是一会儿就来给你一个大拐弯,一路都是芭蕉树,好想摘来吃,但无奈太高大,最后我们是在小摊上买了一串芭蕉陪伴了我们墨脱的一路。
继续往前走,这里的风景是越来越不像西藏了。竟然还有种满了水稻的梯田,我常常在想为什么这么如此遥远穷乡僻壤的地方,竟还有人在这儿生活。大概是因为这儿适合农作物生长,又太过遥远,没有战争之说,人们在此可以安居乐业自给自足,也就足够生活了吧。
我们去了果果糖大拐弯,对面就是一大片的茶园,很快雾气奔腾而上,淹没了整个江面。车窗外下起了滂沱大雨,我们便也不再等待大拐弯的再次出现,悻悻离去。
现在的墨脱路已经比从前文章里的好太多,我们的越野车基本都能轻松地走到想去的点上。德兴藤网桥横跨整个雅鲁藏布江,没有桥墩,不用木板,就用这个坚韧柔软的白藤所制而成的网桥,非常奇特。
在山里不知道走了多久的路,夜深了,入住背崩乡。乌漆麻黑的,找到了一家点亮了灯光的小饭馆,简单对付了一顿,才听说今天整个墨脱停电了,这一停电通常得三天才能修好了。我们只能秉烛夜谈,点着蜡烛照明。
在平均海拔只有1200米的墨脱,连绵不绝的雨,嘀嘀嗒嗒响了一夜,在我们住的小旅馆的铁皮屋顶上,再回首,照片里呈现出来的都是潮湿的味道。
墨脱-波密
昨晚我们住的背崩乡只有七百多米,原应该早晨起来去格林村看看那颗被发现的树王,格林村是墨脱看南迦巴瓦峰最好的点。由于下了整整一夜的雨,又没电,也没什么吃的,我们算是飞奔似地逃离了背崩乡。连续两天都不死心地去了一下派墨公路的起点,可惜了都不给过,说是今年九月才通车。
来到墨脱县城,除了看一眼莲花公园,我们的主要目的地是菜市场,看看墨脱菜市场有什么东西呢。那些本地产的蔬菜瓜果个头都特别的小,唯有那个蘑菇特别大,比我们人脸还大。草莓小小的,酸甜酸甜的。野生芭蕉有点涩,桃子清脆可口。还买了一袋当地不知什么东西说用来炒鸡蛋,吃起来口感挺神奇的。
一路的雨,没有停过。来到仁青崩寺,在雨中转了一圈便离开了。开始准备回程的路,会路过一个观景台,我们就是在这里看的墨脱县城全景,当然是仙境中的墨脱县,如果再给我一个机会去墨脱,我想选择冬天,那样就能看到墨脱与山水的画面。雨季来墨脱就只有潮湿和云雾了,都是不一样的风光就是。
一路走走停停,观察到墨脱有一些房子就像东南亚的热带吊脚楼一样,芭蕉树下种着成片的水稻。山高路远,与世无争,物产丰富,也难怪人们跋涉千里来到这儿,就留着不离开了。
海拔从七百多米的亚热带,一路爬升到了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,我们也算是离开墨脱了。这一路经历了碎石滑落、树枝断落,大雾弥漫、水汽氤氲、下雨下雪,出了嘎隆拉隧道竟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。
本文连接:http://www.gzxxgc.cn/news/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