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家三口自驾西藏,命丧归途!老驴提醒:高原自驾千万注意8件事
“
户外风格无限,
户外事故频发,
“庆祝女儿保研,
浙江一家三口自驾青藏,
路遇事故车辆焚毁”的新闻,
引来不少人唏嘘......
原本一次开开心心的自驾游,
结果却成了令人惋惜的家庭悲剧。
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?
又还记得到底发生了什么吗?
去高原自驾,
该注意哪些事情?
如何才能让旅行平安归来呢?
下面跟小编一起来回顾这个事故。
”
事件经过
2017年7月29日,宁波市鄞州中学官方微信发布一条通告:2017年7月28日17时许,我校接到甘肃省天水市高速交警通报,我校陈忠铨、全静霞老师一家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意外。
▼
据陈忠铨的同事介绍,陈忠铨是鄞州中学的招生办主任,妻子全静霞是鄞州蓝青学校的副校长,该校属鄞州中学联合办学单位,女儿就读上海外国语大学,今年本科毕业,刚刚被保送到本校读研究生。
所以这次的自驾游,本是一次开心的庆祝旅行,一家人的目标,是把车开上青藏高原。7月上旬,一家人做了详细的攻略后,从宁波开车出发,计划从青海进入西藏,一路顺利的话,应该是8月初就能返回宁波。
-----报道来源于都市快报
根据鄞州中学官方通报,事故发生在甘肃天水甘谷县境内的高速公路上。
据资深驴友介绍,这条高速应该是连霍(连云港至霍尔果斯)高速,通过这条高速,可以直接进入西藏和新疆。从时间上推算,这起事故应该是发生在一家人返程的路上。
天水到兰州的高速路段质量不是很好,有很多隧道,如果是新手自驾,很容易在这一路段出现追尾事故。
而据陈忠铨同事获得的情况来看,陈忠铨的车子当时很有可能遭遇了强烈追尾,车子瞬间爆燃。
不管事故的责任在谁,
悲剧都已经发生。
优秀的老师、优秀的女儿,
都已离我们远去。
愿逝者安息!
几乎每年都能听到,
谁谁谁进藏出事的消息。
其中很多人没有做足功课,
只是头脑一热,
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
就直接奔着目的地而去。
也有人说青藏线的风景“有毒”,
看过一次永生难忘。
为此,不知多少人,
不是行驶在进藏的路上,
就是在蠢蠢欲动、整装待发的期待中。
藏线上容易发生事故的4段道路
希望大家在自驾途中做好准备!!
海通沟
“死亡沟”+“鬼门关”“百步之内有险情,千步之内有灾害”。这里是被当地藏族同胞称为“死亡沟”的川藏公路海通沟路段,位于芒康县境内的海通沟路段,是川、藏、滇3省交界的交通“咽喉”要道。
海通沟因气候多变、地质复杂,是川藏公路上令人望而生畏的“鬼门关”。黑夜夜过海通沟,心中就会荡起一阵阵鸡皮疙瘩,毕竟山上什么都看不见,也无法预防,因此不建议晚上自驾。
“大塌方”+“天险奇路”由于全程都是飞石路段,加之常年大面积塌方,在汽车兵中它还有另一个名字——“大塌方”。2002年的海通沟大塌方曾经造成川藏线改道,阻塞达半年之久。
海通沟也亲切的被老司机称为魔鬼路段,早前以落石著称。如今落石依然,更加上冲毁段路况极差。一举成为今年318上最大的拦路虎。
川藏公路,因雪崩、泥石流、塌方等自然灾害频发,被称为“天险奇路”,是“世界公路病害百科全书”。
除了海通沟这个拦路虎,还有几大事故高发路段,我们必须重视!
二郎山
二郎山陡峭险峻、气候恶劣,不仅是千里川藏公路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,被人们称为“天堑”,素有“千里川藏线,天堑二郎山”之说。
从雅安下高速后即便行驶上318国道,道路从此开始成为对向两车道,隔离带、紧急停车道都将成为过往。驾驶者往往对路突然的变化没有足够的心理心理准备,特别是从没有开过盘山道路的司机,在此很容易出现事故。
每到冬季,二郎山的道路就被冰雪侵占,准备上山的车子都会把事先准备好的铁链安到轮子上,以防止车子打滑。
折多山
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,来回盘绕就象"多"字一样,拐了一个弯,又是一个弯,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:“吓死人的二郎山,翻死人的折多山”。
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,海拔4270米,与康定市的海拔落差达1800米,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,是康巴第一关。
以往,不过折多山不知川藏线艰难,这里不仅海拔高,而且气候难测,路面极其窄小,而且极易发生塌方等路况。
虽然如今改建后的川藏公路没有以往的艰难,变得宽敞平坦了些,但是仍是事故高发路段。
觉巴山澜沧江峡谷
从芒康出发后翻越拉乌山,一路下坡绕着村寨下降到澜沧江边,此路段虽为柏油路,但因年久失修,坑洼极多相对较危险。
觉巴山海拔不算太高,但是坡度陡,道路窄,一边临崖一边峭壁,一定要特别注意会车。
出游在外,
一定要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!
尤其是在高原上自驾游,
一个不小心,就可能酿成大祸!
新手自驾进藏,老驴支8招
这些Tips赶紧收好
1
何为最佳进藏时间
每年暑假,都是自驾进藏的高峰期,但资深驴友老陶说,其实这并不是入藏的最佳季节。
唐古拉山是青藏线进藏必经之路,7月仍是白雪皑皑。
7、8月并不是入藏的最佳季节,尽管7、8月份去西藏,还能在青海看到最后的油菜花。每年4月到9月上旬,是西藏的雨季,9月下旬到10月开始进入旱季。
2
带哪些装备最适合
高原旅行一般气温比较冷,大多数人或多或少有点高原反应,特别是初上高原的人,这个很正常。只有身体健康,很快就能适应高原气候,所以不必有心里负担。
65L背包(或拖箱)、保暖衣服(如羽绒服、冲锋衣、冲锋裤)、速干内衣、保温水壶、太阳镜、头巾、带沿的帽子、唇膏、防晒霜(SPF30++以上)、垃圾袋、常备药品(老姜红糖、速效救心丸、葡萄糖口服液、高原安)、个人用品(如洗漱用品、换洗衣物、袜子等)。
一定要记得带保暖的衣物,那边温差很大。当然,并不需要带太多,够用就好。
3
最好开越野车
不要轻信西藏现在道路修得很好,开轿车同样可以玩得很开心之类的建议,除非你只是想在拉萨市区里面逛逛。
藏区小型泥石流频发,尽管冲毁道路的可能性很低,但阻挡住轿车的去路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,如果你想玩得开心,越野车绝对是你最好的帮手。
4
带上备胎等随车易损件
备胎必不可少,藏区道路上经常出现的砂石以及不少未经铺装的路面。
相信我,这些路况将是你爱车轮胎的最大敌人!
5
冰雪路上要注意的问题
(1)下坡时,切记不要急刹车,防止刹车抱死和甩尾;否则,车辆将失去控制。
(2)上坡起步时,油门一定要控制好,不要太重,防止空转打滑。否则,仍有倒滑的可能。
(3)遇前方有突发事件发生时,不要急刹车和急转弯,防止甩尾,要缓慢减速和转向。否则,将导致事故恶化和升级。
(4)遇见雪崩,立即将车停放在地势较平坦、开阔的地方;切忌停靠在山崖路边,防止塌方。
6
砂石路上要注意的问题
(1)出行前要尽量带上雨具、钢丝绳、铁锹,防止遇上雨水天气和车陷入泥、水坑。
(2)行车过程中尽量找没有积水的地方经过,防止陷入水坑或被石头挂住底盘。
(3)遇见泥石流、塌方时,要将车停放在地势较平坦、开阔的地方,尽量不要靠到山崖路边,防止塌方或飞石。
(4)在砂石路面刹车时,车轮会进入一些沙子、小石头等杂物,使车轮发出杂音,不要紧张,这是在砂石路上行车时出现的正常现象。
7
小心牦牛政委
在藏区开车,经常会碰见牦牛横穿马路的情况,注意避让牦牛是司机的“天职”。
打个比喻,这些牦牛就是路上的政委。如果不小心撞上了,后果可就严重了。
成群的野牦牛会主动逃避敌害,遇到人或汽车也会跑走。
而性情凶狠暴戾的孤牛则恰恰相反,常会主动攻击在它面前经过的各种对象,能将行驶中的车顶翻。
8
四条自驾进藏线路
川藏线: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公路,但也是进藏路线中风景最秀美的路。
滇藏线:南起云南大理,北至西藏芒康,是最多姿多彩的一条进藏路线。
青藏线:柏油路面,一年四季都通车,是4条进藏线中最繁忙的公路。
新藏线:号称铺在天上的国道,和其他3条进藏线比起来最为艰难。
无论你选择走哪条线路,单程都有三千多公里,并且要从零海拔上升到三四千米的高原,对车技和车况要求都很高。
这些线路中,青藏线全年都比较好走,另外3条对季节要求比较高。其他有旱雨季的道路对季节要求比较高,旱季进藏相对更安全,因为雨季容易发生泥石流。特别是318国道川藏线,坡多弯多峡谷多,新手第一次盲目自驾进藏,非常危险。
从青藏线行车时,由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,路途中常见大风、冰雹、雨雪天气,所以出行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,带些必备药品(如高原安、氧气袋)和保暖衣物。过5000米以上的山口时,注意不要睡觉。
当然,自驾也并不一定全程自己开。
最好雇一个当地的老司机,价格大概1200元一天,到了相对平稳的路段,可以尝试自己开一段,不过一定切记:不能开太快!
318国道川藏线上的业拉山99道拐
小编总结的注意事项也许不完全,
但目的是提醒大家:
在任何高原自驾时,都要小心谨慎!
最后再说一句,
新手上路需谨慎谨慎再谨慎!
到你没有去过的地方更要时刻小心谨慎!
PS:你的安全带系好了没?
注:本文内容由小编整合
图片来自网络
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与小编联系。
本文连接:http://www.gzxxgc.cn/news/977.html